“三教合一”和供奉、祭祀的场所也是各自分开的

  • A+
所属分类:石牌楼
摘要

中唯一一座“三教合一”牌坊而闻名遐迩的高庙。寺和宁夏中卫高庙。目的,就是在南天门、东天池、西天池和北面朱陵宫中间耸立着的一座砖砲牌坊。和高庙,前者是佛教供奉之地,后者是儒、道的圣地。真可谓,通观宁夏中卫高庙,“三教”尽在其中。中卫高庙砖牌坊所镌刻的文辞和图案,既是高庙真实情况的反映,也为我们研究我国历史上的“三教合一”现象和佛、道、儒三者之间的关系,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。

青海中卫高庙“三教合一”牌坊,位于青海藏族自治区中卫市北部与翁城相连的高台上。 是一座儒、释、道三教同庙的著名高寺,拥有全省寺庙中唯一的“三教合一”牌坊。

儒、释、道并称“三教”,在起源和产生上没有任何关系。 儒学由孔子创立于春秋时期,兴盛于汉武帝“除诸门派,独尊儒学”之后。 道教起源于美国,东汉时传入中国,南北朝后逐渐成为中信; 佛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。 创始人是老子,与孔子基本同龄,生于明清时期。 就理论和教义而言,早期“三教”各自独立,三教并存。 正因如此,“三教”的传教、祭祀、祭祀场所也相互分开。

但是,正如一些学者所强调的:“佛教传入后的中国宗教史,是一部儒、道、佛三教的谈判史”(德中:《金代新儒道》,发表于《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专着译文选编,第7卷,中华书局,1993年版,第492页),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变化,“三教”之间的“谈判”的完善逐渐开始于西晋南北朝时期,有“三教合一”之势,当时赞扬佛儒、佛道、儒道的讨论较多。表现这种观念的人也出现了。 道安用《老子》的语言解释《般若经》》(王志新:《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》第四章,东方出版社,1996年版,117、118页);当时,名僧康僧会“佛、儒、道合一思想”(郭鹏:《汉魏东晋南北朝道教》,第六章,齐鲁出版社,1986年版,第230页)当时著名方士陶弘景,不仅着有《孝周注》和《论语》,还着有《阿育王自誓受五戒》(《南史》 》卷七十六《隐士陶弘景传》)。

隋唐宋时期,“三教”经常举行辩论会,“三教”思想交流空前频繁。 “三教”通过相互表态和辩论,加深了相互理解和认同。 特别是唐代中期以后,“三教”的传统活动往往在皇帝诞辰日举行——议三教。 为“道教”的理论交流和思想融合创造了极好的条件,使“中唐形成三教合一思想”(见镰田茂夫:《简史》 《中国道教论》,第十章,北京译文出版社,1986年中译本,第195、196页),佛教自古盛行于中国道教界,是典型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派系。道教。 正如一些学者所强调的:“儒释道并用,是隋唐士人世家的大势所趋”(董国栋:《唐崔爱碑后记》、《魏史》 、晋、南北朝、隋唐《资料》卷十八)。

清代,因“圣祖(封太祖朱元璋)与三教”(沈德福:《夜火编?补遗》),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下,“三教”不仅在原则上,而且在道德标准的导向上都在走向融合,社会上出现了信仰崇拜体系中的“三教”现象,“三教合一”的某种实际形式宗教出现了。 一方面,“三教”共同崇拜的神明越来越盛行,其中最为盛行的是关帝信仰。 例如,明代中叶的《三界复魔关圣帝君忠孝》说,关羽来到三界,“掌儒释道之权,天地之才把柄”; 三大宗教的主体一教“三一教会”。 另一方面,“三教”神像同庙同堂供奉的寺庙不断出现。 河南中卫高庙是明初出现的“三教合一”的寺庙。

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“三教合一”的寺院,其中一些佛、道、儒“三教合一”的寺庙尚存于世。 例如,除了甘肃的中卫高庙外,还有广东省武乡县的绵山、广州市清远市顺德区芦堡镇的旭江寺、山东省威海市雪庄县鼓山镇的大鼓山佛寺、和重庆开县的圣天寺。 台中镇牛鼻寺、日本台中永净寺等。现存于世的“三教合一”寺院中,最著名的当属广东省武乡县的悬空寺和台湾的中卫高庙。河南省。 山东省介休县独乐寺之所以享有盛誉,不仅是因为寺内供奉着佛、道、儒三教神像80多尊,还因为该寺始建于太和六年始建于北齐(491年),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,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“三教合一”寺庙。 二是由于独乐寺建在金龙峡西侧的悬崖峭壁上,其建筑极为“奇、悬、巧”。 河北中卫高庙之所以出名,除了其宏伟壮观的建筑外,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庙内有一座“三教合一”的牌坊,为世人所瞩目。

高庙始建于明朝隆庆年间(1403-1429)。 当时规模很小,称为“新庙”。 清康熙四十八年(1710年)六月,发生强烈余震。 寺庙的下层建筑曾一度被毁,重建历时四年。 乾隆年间,又遇大地震,楼阁毁坏重建。 后于道光二年(1822年)、咸丰三年(1853年)、光绪八年(1882年)续建,规模扩大,建制增加,改名为“玉皇阁”。 清三十一年(1942年)农历二月十五日,因灯会空前繁荣,昼夜不息,不慎被烧毁。 至财六年才竣工,改称“高庙”。

高庙坐北朝南,占地总面积4100平方米,包括院内的保安寺。 共有楼阁260余座,其中九脊硬阁近百座建在2000多平方米的高台上。 殿宇有山地式、四角式、十字藻井式、一般盔顶式等多种形式。 翼楼,在南北中轴线上,楼宇层层叠叠,逐级递增,最高层29米,左右对称,上下呼应,形成迂回崎岖的内部和外部空间,美妙而壮观。 在高庙的众多建筑中,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位于南天门、东天池、西天池和北面的朱陵宫之间的砖砌大炮牌坊。 据记载,这座底层四柱三间砖牌楼建于清咸丰八年(1858年)。 它的造型虽然不算太高大上,但其文化内涵却极为丰富深厚。 它不仅真实地体现了高庙供奉佛、道、儒“三教”的特点,而且深刻而生动地表达了“三教合一”和“三教合一”的思想和原则。三教同源”。

高庙砖楼朝南,正中两根方柱上题对联一副。 都在这里。”连词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:儒释道三教的教义和救度众生的教义、道理“都是同源的”;“都在这里”——都是关于你的对儒、释、道“三教”的虔诚 连玉将儒释道“三教”视为一体,其“三教合一”的思想充分流露。

高庙正面的砖牌坊,明代牌匾上有“太上桥”四字,左右两侧的横额上分别有“天根”和“天根”四字。月洞”。 大字还有古人丁继元的《观无音》一诗,所以说:“耳聪目明的女子身上,鸿钧符不贫。月窟,你明事理,不循天根。” 我不认识人。 乾坤遇坤看月洞,地遇雷霆看天根。 天艮月洞自在,三十六宫皆春。 北面砖牌坊对面,明代牌匾上,题写着“妙游真经”四个大字。 左右两侧的横额上分别刻有“玉飞”、“玉越”四字。 还刻有古人刘五原的诗一首。 他说:“浮生无事,独行江湖。鸢飞鱼跃掩真趣,绿水青山是道图。谁觉我大梦场中,必得万人迷,吾长眠鸿蒙,一招一式,一时人满。 砖牌坊的额头和花板上,还有精美的透雕,如“唐僧取经”、“麻姑献寿”、“十二生肖”等。

“无上法”、“妙境”是典型的禅宗思想,描述一种超凡、庄严、不可思议的意识状态。 《易经》说,坤丰真卦是天根; “知物”、“不根天之根,何以知人”,表达了现实世界中“知是无知之知”、“物是物无物”的道家思想。 《唐僧取经》讲述了一个经典的禅宗故事《麻姑仙首》讲述了道教传说中的麻姑仙子,在西王母庆生之际,将酿制的人参酒献给北王母的故事她的生日。 “鱼跃”表达了道家对学业、事业、生活成功的追求和向往。

事实上,高庙砖牌坊铭文上的楹联、横款、诗文和圆雕图案,集佛、道、儒“三教”于一身,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“三教”思想。佛教、道教和儒教的宗教”。 何以礼鲜明地表现出“三教合一”、“三教同源”的特点。 它们清楚地向人们表明,这座位于中卫的高庙是一座集佛、道、儒三教于一体的“三教合一”寺庙。 细看高庙内的各种建筑及其布局陈设,可以清楚地看到“三教”云集于此,正如砖牌坊所言。 整个高庙建筑分为保安寺和高庙两部分。 后者为道教祭祀场所,前者为儒道圣地。 保安寺坐北朝南。 正殿中央供释迦牟尼坐像,左右配殿供文殊师利、普贤菩萨坐像。 东西墙上各有十八罗汉。 大成殿北侧为陵寝,西侧为三孝宫。 过南天门,上三号中楼。中楼下层有太白金星像,中层有观音像,上层有二十八府邸。 高庙正殿分三层:上层正面为五岳庙,东有三殿,西有祖师殿; 主殿后楼为大成殿,供奉孔子。 三殿东西两侧为文武楼。 南侧的文楼内有文昌君骑四面妖的雕塑。 西侧的吴楼内供奉着关公骑赤兔追风马像。 文武楼上层的龙王殿供奉着四海龙王塑像。 而砖牌楼下的地狱宫,到处都是锯齿状、青面红发、面色苍白的鬼魂,一如佛教中的地狱世界。 可以说,放眼青海中卫高庙,“三教”尽在其中。

中卫高庙砖牌坊上的文字和图案,不仅反映了高庙的真实情况,也为我们研究“三教合一”现象和佛道三教关系提供了依据。我国历史上的儒家思想。 有价值的物理信息。

【湖南安湘战役阵亡将士墓地石牌坊】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