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烈士陵园:红色印记永流传,教育后人承遗志,守护城市精神坐标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墓碑
摘要

烈士墓区是陵园最肃穆的所在。1988年修建的解放郑州纪念碑亭飞檐斗拱,碑后碑文记录着1948年郑州解放的辉煌时刻,而2015年落成的公安英烈纪念墙则镌刻着1002名公安英模的姓名,延伸的展墙如历史的臂膀,拥抱每一位驻足缅怀的后人。

网站关键词:石牌楼、石牌坊、石牌楼厂家、石牌楼多少钱、石牌楼图片大全。我们长城石雕的是敬业的石牌楼厂家、主要设计制作农村石牌楼、石牌坊效果图、村门石牌坊价格、图片大全、结构、历代著名石牌楼雕刻样式。

航拍图 郑州烈士陵园供图

少先队员参加主题活动 记者 马健 图

于郑州西南角的丹青路11号之处,有一片面积达27.83万平方米的肃穆之地,它静静地矗立着。在此处,长眠着那些为民族自主以及人民解放而献身的英烈。有着高耸的纪念碑,它刺破了苍穹。有苍翠的松柏,它们守护着忠魂。身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,郑州烈士陵园自1955年建成以来,一直是以“褒扬先烈 教育后人”作为宗旨,通过凝固的建筑以及流动的精神,在城市脊梁上刻下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。

历史长河中的精神坐标

郑州烈士陵园诞生,和这座城市革命基因紧密相连 。1948年10月郑州战役获胜,在老鸦陈、邙山一带牺牲的烈士被就地埋葬 。1955年建园的时候,分散埋葬的烈士墓被统一迁移进去,形成现在的烈士墓区 。这片土地自此变成承载革命记忆的神圣之地,以嵩山为中心的豫西抗日根据地曾是全国19块重要抗日根据地中的一块,达成了毛泽东主席“绾毂中原”的战略设想 。作为“二七精神”的发源地,郑州向来便是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,革命火种在此燃烧起来 。

这段历程,讲述了陵园建设如何展现革命志士英勇无畏精神,反映红色历史厚重内涵。1979年,革命先烈纪念碑落成,高达27米,正面铭刻周恩来总理题词“革命先烈永垂不朽”,碑顶五星象征党的引领,底座万年青图蕴含烈士精神万古留芳深意,1995年,陵园获民政部定名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2009年,跻身首批“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”行列。从一开始的烈士殡葬之地,到现在将纪念、教育、传承融合于一体的那种精神庙宇之所,这儿的每一块砖头石块,都在讲述着“要只有铭记,要只有前行”的那种历史哲理思考。

纪念设施里的红色史诗

置身南园区内,能够看到革命先烈纪念碑好似擎天的巨柱这般威武矗立,此纪念碑之下,广场东侧的郑州国防园里陈列着飞机,陈列着坦克,还陈列着大炮郑州有哪些公墓正规,自1997年建成直至如今,这些被称作“钢铁老兵”的物件已然全都成了国防教育方面活生生的教材。还有在2009年落成的一幅作品,它名叫“历史记忆 永远丰碑”浮雕墙,其长度是36米,高度为3.1米,它运用写实的手法再现出了五四运动,再现出了二七大罢工等河南的六大革命事件,那浮雕墙上呈现出的硝烟里的冲锋场景,仿佛一下子便把参观者给拉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岁月之中,让人身受其感染与触动。

有一个地方极为肃穆,那便是陵园里边的烈士墓区。在那里,有138座烈士墓碑,其中,有88位是在解放郑州战役里牺牲的烈士,他们被安葬于前三排。这88位烈士当中,有55位是无名烈士,他们的墓碑仅仅刻着“烈士之墓”这四个字,然而,这四个字虽看似简单,却有着千钧之重。在烈士墓区里,还有吉鸿昌烈士的墓碑,在那墓碑之上,镌刻着他的就义诗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今日羞”。吉鸿昌是一位抗日名将,他在1934年牺牲,于1964年迁葬到了此地,在2009年的时候,他还入选了“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”。

四将军碑亭郑州有哪些公墓正规,沿着轴线顺序安排排列着,鸿昌亭,是用来纪念河南籍爱国将领吉鸿昌的,雪枫亭,所纪念的是河南籍爱国将领彭雪枫,靖宇亭,其纪念对象为河南籍爱国将领杨靖宇,焕先亭,则是对河南籍爱国将领吴焕先进行纪念 。有多位领导人的题词,被刻在了汉白玉碑之上,这些领导人有胡耀邦,有朱德,还有邓小平,刻在碑上的题词内容有“慷慨赴死 从容就义”,还有“赤胆忠心 英勇善战”等等字句,这些字句,不但属于对英烈的一种深切缅怀之情,同时还是面向后人的一种莫大激励 。解放郑州纪念碑亭是在1988年修建的,其有着飞檐斗拱,碑后的碑文记载着1948年郑州解放的那个辉煌时刻,公安英烈纪念墙是在2015年落成的,上面镌刻着1002名公安英模的姓名,展墙不断延伸,就如同历史的臂膀一样,拥抱着每一位驻足进行缅怀的后人。

2010年起始建设的北园区呢,是以“红色文化地标”来作为定位的,在那150亩的园区范围之内呀,“民族魂”“英烈颂”巨型景观石和有着“郑州”字样的月季花田相互映衬,显得很有趣味呢。2014年对外开放的中原英烈纪念馆可是北园区的核心所在呀,9000平方米的展馆设置了10个展厅,借助多媒体、场景复原等方式手段重新展现河南革命史呢。序厅里头的12根浮雕柱记录着1919年到1949年的重大事件哟,在主题雕塑《走向胜利从这里开始》当中呀,两位战士迎着红日冲锋的造型,象征着革命精神的代际传承呢。

红色基因的当代传承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